2025年上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在新食品原料管理方面動作頻頻,有力推動了食品行業的創新發展。在這半年間,新食品原料領域從受理到審批各環節有序推進,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北京中健天行醫藥(ZJTX PHARMA)帶您詳細盤點2025年上半年我國新食品原料的受理與審批情況。
2025年上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食品原料受理工作呈現顯著增長態勢,共受理34種新食品原料。其中,29種已出具審評意見,官網分別發布“27種審評延期通知書”和“2種審查意見告知書”送達信息,另有1種已終止審查。
從受理原料的屬性來看,涵蓋了多種兼具創新性與功能性的物質,既體現了行業對原料功效價值的深度挖掘,也反映出食品領域在創新原料研發與應用上的積極探索。從來源分布看,國內原料申請達27例,進口原料申請為7例,國內創新力量成為主導。
與2024年同期相比,延續第一季度的增長勢頭,受理數量實現翻倍突破;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數量已超過近五年內任一年的申報總量,創下歷史新高,充分彰顯了行業對新食品原料領域的高度關注與積極投入。
2025年(上半年)新食品原料受理情況

2025年上半年,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發布3則征求意見《橄欖果多酚等2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葉黃素酯等4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亞麻薺籽油等2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涉及新食品原料8種。
2025年(上半年)新食品原料征求意見情況

2025年上半年,共有6種新食品原料被終止審查,它們分別是兩種不同來源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以及梁河滇皂莢、谷胱甘肽酵母粉(后更名為 “富谷胱甘肽酵母”)、N - 乙酰神經氨酸、紅棗葉(后更名為棗葉)。終止審查的原因各有不同,例如2025年第一季度被終止審查的谷胱甘肽酵母粉(后更名為“富谷胱甘肽酵母”)被認定為普通食品;梁河滇皂莢為地方特色食品;兩種新工藝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與已公告產品實質等同。截至目前,我國已終止審查的新食品原料數量累計達到88種。
(點擊查看完整終止審查目錄)
2025年(上半年)新食品原料終止審查情況

截至2025年7月2日,2025年上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新食品原料審批方面成果顯著,共批準12種新食品原料 ,這一數量已追平2023和2024年全年的獲批數量(12種),彰顯出食品行業在原料創新上的強勁動力與監管部門高效的審批節奏。
在這12種獲批原料中,櫻花多酚的獲批速度格外引人注目,從申報到獲批歷時約8個月,是上半年獲批時間最快的原料。整體來看,獲批原料的審批周期平均約為18個月。從原料類別分析,植物類或植物提取物類原料審批周期相對較短,大多集中在1-2年。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衛健委正式批準酶轉化法和微生物發酵法生產的D-阿洛酮糖作為新食品原料,開啟了合成生物原料在我國新食品領域應用的“元年”,標志著合成生物工藝食品原料的審批路徑已暢通。
2025年(上半年)新食品原料獲批情況

綜上所述,2025年上半年我國新食品原料領域呈現活躍發展態勢,既展現了新食品原料從受理到審批各環節的有序推進,也反映出行業對創新原料的積極探索。
新食品原料因種類復雜,其特性、工藝合規性、質量標準科學性及安全性數據完備性,是合規準入的關鍵。實踐中,企業常因申報材料不充分、安全性評價方案不完善等細節問題受阻。建議前期已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工藝研發或技術引進的企業,在申報審批階段更應注重細節、加大投入,避免因準備不足在“臨門一腳”時功虧一簣,確保順利完成新食品原料的合規準入。
北京中健天行醫藥(ZJTX PHARMA)將持續關注新食品原料領域的政策動態與審評進展,為行業伙伴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持,助力把握市場機遇,共同推動我國食品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新食品原料申報的成功,離不開資料規范與全流程把控。近年審批效率提升,但因預評估不足、資料不當等導致的延期、不予許可仍頻發。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食品原料及實質等同名單中,北京中健天行醫藥憑借多款產品獲批的成績,在行業內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成功申報經驗,項目實力名列前茅。我們可為申報的新食品原料提供全面評估與分析,量身定制經濟、可行且有保障的申報方案。歡迎相關申報企業來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