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跨境新政的沖擊“來勢洶洶”,跨境電商從業者、政府相關部門等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疲于應對的局面,業內對于過渡期一直在爭取延長。此次過渡期延長后,跨境電商有關監管將繼續按照試點模式進行,新政又可以緩一年,無疑是利好消息。但能否“緩”出個未來,我們將拭目以待。
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5月11日起,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有關監管要求給予一年的過渡期,即繼續按照試點模式進行監管,對天津、上海、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重慶、福州、平潭等10個試點城市經營的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暫不核驗通關單,暫不執行化妝品、嬰幼兒配方奶粉、醫療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對所有地區的直購模式也暫不執行上述商品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
過渡期實施以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穩發展,對于引導企業積極適應規范的監管要求、地方不斷創新監管服務等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相關部門也在從有利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有利于維護消費者利益和安全健康的角度研究優化監管安排。為穩妥推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過渡,經商有關部門同意,上述過渡期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
過渡期期間,相關行業企業要強化自律,切實加強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加快適應規范的監管要求,共同營造有利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為實現監管模式的平穩過渡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