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2017年3月3日,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主辦,維樂夫集團協辦的《菊粉》、《低聚果糖》國家標準第二次起草工作組會議及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就菊粉及低聚果糖國家標準征求意見送審稿的技術內容展開討論,并對菊粉和低聚果糖作為膳食纖維、益生元的特質、應用及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近年來,菊粉和低聚果糖作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優質益生元在食品飲料、膳食補充劑、保健食品以及特殊醫用食品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據InnovaMarketInsights公司的調查顯示,2015年全球發布的含有膳食纖維的新產品中,含菊粉的新產品約為24%,低聚果糖處于第二位,超過總量的19%。2015年菊粉市場需求超過200千噸,預計到2023年銷售額將超過32.2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增幅最大,預計2023年亞太地區需求量將會超過495千噸。亞太市場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因為中國、日本和印度需求量的大幅增加。
然而與市場高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相關產品標準制訂的滯后。據了解,2003年,我國才發布并實施了低聚果糖行業標準(QB2581-2003);直到6年后,才晉升為國家標準(GB/T23528-2009)。而菊粉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只在2009年衛生部批準菊粉作為新資源食品的批文中規定了相應的質量指標。因此,要想規范并推動菊粉及低聚果糖行業發展,標準必須先行。
鑒于此,2016年1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后下達了《菊粉》、《低聚果糖》國家標準的制修訂計劃。按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要求,由中國發酵工業研究院承擔制修訂的《低聚果糖》和《菊粉》兩項國家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工作,即將審定。為進一步研究確認兩項標準送審稿的技術內容,同時也為了加強行業在技術應用上的交流,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主辦,維樂夫集團協辦,促成了此次會議。
今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關鍵年,也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關鍵年。在人口急劇老齡化和慢性病連年走高的背景下,發展以菊粉和低聚果糖為代表的健康產業對于促進國民健康,降低慢病發病率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而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標準的制訂首當其沖。為此,除了需要政府、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的努力,更需要技術領先,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協助做好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工作。